《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教学大纲
(Mao Zedong Thought and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010001)
一、 前言
1.课程概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根据2005年《<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设立的,是我国高校本科专科员工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开设这门课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员工系统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2.课程性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属于公共必修课。
3. 学分:6
4.学时:96
5.使用对象:全校各专业本科生
6.先修课程要求
本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是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结合最为密切、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课程。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老员工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讲授提纲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一)本章概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这两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是指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指南。
(二)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员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发展有一个总体了解,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重大理论成果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之间内在联系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自学等教学方式、方法组织教学。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第四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精髓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五)重点与难点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六)思考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3、怎样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4、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5、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本章概述
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真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认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
(二)教学目标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让员工充分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总路线、基本纲领、道路以及基本经验,对新民主主义理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
问题式、课堂授课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五)重点与难点
1、新民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大意义
3、新民主主义的革命道路
(六)思考题
1、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2、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4、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本章概述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亿万中国人民,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中国怎样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通过这一理论的学习,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充分认识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二)教学目标
让员工充分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深刻认识共产党成功开辟的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领悟这一伟大社会变革的宝贵历史经验。
(三)教学方法
课堂授课、讨论式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五)重点与难点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适合中国国情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
(六)思考题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2、怎样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3、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4、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着怎样的重大意义?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本章概述
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重大成就,形成了一些重要思想成果。由于各种复杂原因,探索走了弯路,出现了失误。这些弯路和失误同探索中取得成功经验一起,成为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学习本章内容,有助于全面理解毛泽东思想,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社会主义探索的艰辛过程,正确认识所取得的成就和所走的曲折道路,深刻理解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知道这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发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问题式、课堂授课式、案例式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五)重点与难点
1、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六)思考题
1、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理论成果?
2、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3、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有哪些经验教训?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一)本章概述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重要基础。学习这一理论,有助于深刻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准确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二)教学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认识这一基本国情,让员工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
(三)教学方法
案例式、讨论式、课堂授课式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三、科学把握我国发展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五)重点与难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基本特征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六)思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2、如何认识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3、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如何实现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
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
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一)本章概述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学习本章内容,有助于深刻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明确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根本目标,明确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二)教学目标
正确认识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把握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深刻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及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问题式、课堂授课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科学内涵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三、坚持科学社会发展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一、“三步走”发展战略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五)重点与难点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科学内涵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3、“三步走”发展战略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
(六)思考题
1、怎样准确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2、为什么说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3、如何理解“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4、如何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一)本章概述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的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学习本章内容,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提高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员工了解改革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改革的内容、性质和重大意义;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性质、意义,改革、发展与稳定的辨证关系,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辨证关系。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式和案例式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一、全面深化改革
二、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三、全面提高开放性经济水平
(五)重点与难点
1.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2.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容和根本任务;
3.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六)思考题
1.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2.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
3.怎样理解必须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4.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5.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一)本章概述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我们党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从最初的“两手抓”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间不断丰富、日趋完善的生动历程,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二)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经济方面使员工掌握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新概括,正确认识我国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和措施;政治方面认识和理解西方议会民主、“三权分立”和多党制不适合我国的国情,从而了解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理论和措施;文化方面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社会方面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明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生态方面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总要求和如何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员工从整体上把握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教育科学
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四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二、保证和改善民生
三、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第五节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
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五)重点与难点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存在的原因
3.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以及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
4.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7.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六)思考题
1.建设中国夜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形成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那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3.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4.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5.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7.如何正确理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关系?
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一)本章概述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和坚强意志。学习本章内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党的和平统一的理论和政策,积极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贡献力量。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员工懂得我们党关于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立场、战略策略和方针政策,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确立过程、基本内容、重要意义、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了解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极端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
问题式和启发式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一、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第二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四、新形势下对台湾工作方针
(五)重点与难点
1.港、澳回归后如何落实“一国两制”问题;
2.如何努力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完全统一问题;
(六)思考题
1.如何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2.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3. 新形势下如何努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一)本章概述
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黄静,需要制定实施正确的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学习本章内容,有注意全面认识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准确认识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和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深刻理解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必然性,掌握邓小平提出的“冷静观察,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应对国际局势变化的指导方针。
(三)教学方法
案例式和讨论式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三、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第二节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一、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重要意义
二、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三、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社会
(五)重点与难点
1.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
2.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六)思考题
1.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 如何正确认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
3. 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
(一)本章概述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在完成这项事业的过程中,为了谁、依靠谁,始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工人、农民和孩子是分子是国家的主人,是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如果正确理解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所有这些都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二)教学目标
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及新的社会阶层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掌握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了解人民解放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启发式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一、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二、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
三、坚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三、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第三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一、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二、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三、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第四节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人民解放军是保卫国家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二、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在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三、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
五、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五)重点与难点
1.社会新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
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特点。
(六)思考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
3. 如何理解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4. 如何理解新时期爱国主义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
5. 如何认识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一)本章概述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理解这个问题,有注意我们加深对党的认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念。
(二)教学目标
了解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掌握中国共产党如何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如何才能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式、讨论式、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节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的那个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五)重点与难点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2.新时期党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及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六)思考题
1.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2.坚持党的领导为什么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4.如何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三、学时分配表
课时总数为96学时,理论教学时数64学时,实践教学时数32学时
理论教学时数安排表(总64学时)
章节
|
内 容
|
学时
|
第一章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
6
|
第二章
|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6
|
第三章
|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
6
|
第四章
|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
4
|
第五章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
4
|
第六章
|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
6
|
期中考试
|
任课老师随堂安排考试
|
2
|
第七章
|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
4
|
第八章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
8
|
第九章
|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
4
|
第十章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
4
|
第十一章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
4
|
第十二章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理论
|
4
|
期末考试
|
分散式考试
|
2
|
实践教学时数安排表(总32学时)
章节
|
内 容
|
方 式
|
学时
|
第一章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
读经典
|
4
|
第二章
|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读经典
|
2
|
第三章
|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
看视频资料
|
2
|
第四章
|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
课外调查
|
2
|
第五章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
读经典
|
3
|
第六章
|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
进社区
|
3
|
第七章
|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
看视频资料
|
3
|
第八章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
读经典
|
5
|
第九章
|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
看视频资料
|
2
|
第十章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
课外调查
|
2
|
第十一章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
进社区、
家乡访谈
|
2
|
第十二章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理论
|
课外调查
|
2
|
四、选定教材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3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五、参考书目及教学参考资料
(一)经典著作和有关选读著作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列宁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邓小平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江泽民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田克勤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轨迹》,中共党史出版社
7、李君如主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人民出版社
8、姚洋著:《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王怀超主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10、王霁主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二)各种相关教材和辅导资料
1、中共中央宣传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 北京,学习出版社,1995年版。
2、中共中央宣传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2003年版。
3、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
4、《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董德刚著,经济科学出版社,98年版
7、《理论热点面对面》(2006),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学习出版社2002年版
9、《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0、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
(三)党的重要文献
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江泽民:《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胡锦涛:《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6、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7、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8、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9、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0、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1、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2、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3、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4、毛泽东:《革命的转变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5、毛泽东:《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6、毛泽东:《关于国家资本主义》,《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7、《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冠以党在过渡时的学习和宣传提纲》,《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18、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993年
19、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的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993年
20、《江泽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第四、五、六、七、八、十一、十二专题,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
23、《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5年12月31日
24、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5、江泽民:《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6、胡锦涛:《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7、胡锦涛:《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五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8、《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9、江泽民:《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0、《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2、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6年11月11日
33、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会班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4、《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5、周恩来《关于香港问题》,《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6、毛泽东《关于台湾问题》,《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37、《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告台湾同胞书》,《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38、邓小平《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香港基本法具有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共同努力,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39、《反分裂国家法》,《人民日报》2005年3月15日
40、《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
41、《中国的对外政策》,《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
42、《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
43、江泽民:《在二000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界领导人峰会午餐会上的演讲》,《人民日报》,2000年11月16日.
44、江泽民:《共同创造一个和平繁荣的新世纪》,《人民日报》,2002年4月11日
45、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6、邓小平:《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7、邓小平:《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8、江泽民:《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9、江泽民:《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0、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1、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2、邓小平:《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3、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4、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五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5、《中共中央关于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6、《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六、课程考核
1、考核形式
考核形式包括平时考核、期中考核和期末考核,平时考核的内容包括出勤情况、课堂表现、课后作业、课程论文等;期中考核由任课教师随堂自行安排,考核内容为前半学期所学内容,方式可以是试卷考核和小论文;期末考核为分散式开卷考试,综合考核员工对全书的掌握情况,试卷要求至少三种题型。
2、考试形式
概论课考试方式为分散式开卷考试
3、试卷结构
试卷要求至少三种题型,包括名词解释、判断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辨析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等。
大纲执笔人:武晓峰
大纲审定人:武晓峰
开课部门: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
2014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