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一、单项选择题
1、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 )
A.经济制度 B.政府和企业的关系 C.现代企业制度 D.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2、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A、基础性作用 B、奠基性作用 C、决定性作用 D、关键性作用
3、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
A.必要的补充 B.有益的补充 C.重要的组成部分 D.组成部分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 ( )
A.按劳分配 B.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5、十八大提出的()战略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抉择
A、科学发展 B、可持续发展 C、持续健康发展 D、创新驱动发展
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 )
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B.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C.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D.由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 )
A.依法治国 B.自由、民主、平等 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D.人民当家作主
8、我国实行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9、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 )
A.资产阶级专政
B.无产阶级专政
C.工农联合专政
D.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10、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
A.人民民主专政
B.依法治国
C.多党合作制
D.政治协商
11、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
A.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B.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C.树立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D.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2、()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富强、自由、诚信、爱国
1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A、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B、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C、树立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D、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我国由一个文化资源大国转变为一个()
A、军事强国 B、经济强国 C、文化强国 D、政治强国
16、()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A、社会和谐 B、社会稳定 C、民族团结 D、经济强大
17、社会建设的重点是()
A、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B、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C、深化教育改革 D、保障和改善民生
18、生态文明的核心是()
A、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B、处理人与人的关系
C、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 D、处理自我与他我的关系
19、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把()放在首位
A、尊重自然 B、顺应自然
C、保护自然 D、节约资源
20、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生产力的相互关系是()
A、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B、保护生态环境必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C、发展生产力只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D、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生产力之间无交集
二、多项选择题
1、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包括( )
A.产权清晰 B.责权明 C.两权分离 D.政企分开 E.管理科学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收入分配方式有( )
按劳分配
劳动者自劳自得
按经营(风险)分配
按资产分配
E.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参与分配
3、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实践证明,这一制度有利于( )
A.保障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B.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C.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
D.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抵御国外敌对势力的颠覆和破坏
E.消除民族差别,实现民族融合
4、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遵循以下原则建立起来的( )
A.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民主协商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民主集中制 E.由人民群众直接选举
5.社会主义民主( )
A.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B.通过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来实现
C.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D.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E.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E.社会主义价值观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包括()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富强、自由、诚信、爱国
8、文化强国的具体表现包括()
A、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国民
B、发达的文化产业
C、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D、坚实的经济后盾
9、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
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
C、诚信友爱
D、充满活力
E、安定有序
F、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0、创新社会治理的具体要求包括()
A、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B、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C、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D、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现了()的思想
A、和谐发展
B、全面发展
C、可持续发展
D、循环发展
12、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包括()
A、尊重自然
B、顺应自然
C、保护自然
D、改造自然
三、简答题
1、我们为什么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如何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为什么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为什么我们要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要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任务?
四、辨析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因此,在市场经济中人们的经济行为可以不受道德规范。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不是一党制而是多党制。
3、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有着根本区别的。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无差别、无矛盾、无冲突的社会。
五、论述题
1、结合我国当前实际,说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与举措有哪些?
2、试述依法治国对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的重大意义。
3、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4、怎样认识社会建设以解决民生为重点的重要意义?
5、怎样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D C C C D A D B B B D C B A C A D A D A
二、 多项选择题
1、ABDE 2、ABCDE 3、ABCD 4、ACD 5、ABCDE 6、ABCD
7、ABC 8、ABC 9、ABCDEF 10、ABCD 11、ABCD 12、ABC
三、简答题
1、建国以后我们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尽管计划经济有它的历史作用,但它带来了许多弊端,而市场经济有如下几个优点:从信息机制来说,通过市场交易和相对价格的确定,每个经济活动的当事人都可以分享分散发生在整个经济各个角落的供求信息,从而解决了社会化生产中信息广泛发生同集中处理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从激励机制看,在市场经济中,各种资源配置决策是由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经济活动当事人根据市场信号,通过自己的计算自主做出并自愿地执行的决策,来达到局部利益同社会利益的协调;从创新机制来看,市场比政府更灵活,更能适应不断改变的环境,自发地刺激增长、创新和结构变革。当然,市场经济也有失灵之处,所以,我们要建立有宏观调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1)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发展理念变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2)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3)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4)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3、(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指在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一种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实行这种制度,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
4、(1)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2)“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3)“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4)“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
5、理论渊源:第一,我国历史上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第二,西方历史上关于和谐理念的探索。第三,空想社会主义关于和谐社会的勾画。第四,科学社会主义关于和谐社会的构想。第五,中国共产党对和谐社会的不懈追求。
现实依据: 第一,是抓住和用好战略及与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第二,是把握国际形势、应对来自国家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第三,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6、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1)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运用和发展。(2)是对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积极回应。(3)是对我国生态现状理性认知的突出表现。
四、辨析题
1、错误。的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制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法制也不是万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同样有赖于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
2、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一党制是指一党单独执政而不允许其他政党存在,多党制是多个政党通过竞选轮流执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既不是一党制,也不是多党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民主党派接受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决定的,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势。
3、此命题错误。(1)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基本内容、指导思想和根本目标上都是一致的。(2)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从人类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活动的产物和成果的角度提出的,是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的;而文化建设则主要是从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布局协调发展的角度提出的,是相对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建设而言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质上是一致的。(3)从仅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并提,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这一问题上的认识越来越全面和深入。
4、错误。和谐社会不是单一、均质的状态,多元、差异是和谐社会的前提。没有差异,就无所谓和谐,“和而不同”才能和谐。和谐社会的美妙不在于“无差别”或“无矛盾”,而恰恰在于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利益矛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人与社会、社会内部结构以及外部环境的和谐。
五、论述题
1、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国有企业面对市场经济的环境,同时还由于战线过长、布局分散、重复建设和历史负担沉重等因素,普遍处于经营困难的境地。国有企业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必须加快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
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基本要求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经济的法人实体和竞争的主体。
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又必须实施以下举措:
(1)必须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重要的企业由国家控股。
(2)要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市场和政策引导,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
(3)改善国有企业资产债务结构,实现减员增效;
(4)加快国有企业技术进步、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步伐。
(5)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在坚持国有所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
2、依法治国是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及其重要性;(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方针(培育“四有”新人、指导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方针和原则);(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4)必须联系实际。
4、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主要包括发展社会事业、扩大公共服务、协调利益关系、完善社会管理、调处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以及这些方面的改革和建设。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第一,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第二,这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第三,这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第四,这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总之,我们要深刻认识、全面把握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精神实质,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5、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五位一体”,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是十八大报告的一个亮点,是对党的基本纲领的坚持、完善和深化,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从认识到实践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五位一体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社会,又是生态环境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丰富和完善,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深刻总结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顺应国际国内大势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提出来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总布局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领域,抓住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方面,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