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
欢迎访问 今天是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集团首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团队

  • 团队基本情况
  • 课程建设
  • 团队队伍建设
  • 教学研究与改革
  • 课程建设

    News

    原理教研室讲义第十三专题

    System2016-12-12

    bat365在线登录入口

    讲  义

    课 程 名 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编码

    适用专业

    全校所有专业

    开课时间

    2016年8月29日 第1周至第16周

    授 课 班 级

    2015级

    主 讲 教 师

    张文华

    职 称

    教授

    使 用 教 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教学单元

    第十三专题

    时  间

    第13教学周

    目  录

    名  称

    第十三专题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价值规律

    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

    授  课

    方  式

    课堂讲授

    教学时数

    2

    教  学

    目  的

    要  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质,了解资本主义的现实发展过程和未来趋势,正确理解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树立实现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

    教  学

    方  法

    多媒体课堂专题教学

    多种形式实践教学

    教  学

    内  容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与运动规律

    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全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这一专题,我们要用所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分析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1.商品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形成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的过程,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因此,剖析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就成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出发点。

    (1)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以分散的、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为基础,生产规模狭小社会分工低下,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它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相适应是原始、奴隶和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进行生产经济形式。它打破了家庭界限、分工较发达、规模扩大、生产交换价值为目的、前资本主义社会不占主导地位。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进行生产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产生有两个历史条件: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出现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所谓社会分工是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社会分工使专门生产各种不同产品的生产者和经济单位形成。各行各业的生产者为取得对方产品作为生产资料或者消费资料,因而产生了相互交换产品的要求。恩格斯指出随着生产分为农业和手工业这两大主要部门,便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卷,人民出版社1995,163页。)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产生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在私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私人占有,产品交换成为必需。私有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在彼此发生经济联系和相互交换产品时,要求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因而劳动产品便必然采取商品的形式,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便必然采取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形式,这种形式就是商品经济。

    (2)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马克思指出:不论财富的社会的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的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9页。)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用来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的,它是通过交换用来满足别人的、社会的需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决定商品交换的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但只有这种有用物品是劳动产品并作为商品时,它才具有价值。价值在质上相同的,只有量上的差别,因而它们可以相互比较。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其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商品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的使用价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的价值。对于商品生产者而言,他生产商品并不是为了取得使用价值,而是为了取得价值,只是为取得价值,才关心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只有将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给商品购买者,才能取得价值。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就是无用之物,即使人们为它付出了大量的劳动,也没有价值。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商品的二因素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马克思称之为有用劳动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

    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3)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的价值包括质的规定与量的规定两个方面。价值的质的规定回答的是价值的实体是什么,而价值的量的规定则回答的是价值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和怎样决定。

    马克思指出,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52页。)这里“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指劳动力的正常性质,即“劳动力在它被使用的专业中,必须具有在该专业占统治地位的平均的熟练程度、技巧和速度。……这种劳动力必须以通常的平均的紧张程度,以社会上通常的强度来耗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228页。)即,形成价值的劳动力和生产条件都必须具有正常的性质。

    生产商品所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

    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它的高低可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测量;也可用单位产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测量。

    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等。

    商品的价值量同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有密切的关系。

    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

    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

    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复杂的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也就是说,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在相同的劳动时间里,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于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不是商品生产者自觉计算出来的,而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实现的。

    (4)价值形式与货币

    马克思从简单价值形式出发,经过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最后到达货币形式,一方面进一步揭示了价值的本质,说明价值是一种社会关系,是商品的一种社会属性;另一方面,阐明了货币产生的历史过程,揭示了货币产生的必然性和历史性,指出货币和商品生产是紧密联系的。

    历史上,商品交换采取过四种价值形式或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X量商品A=Y量商品B,前者是相对价值形式,后者是等价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Z量商品A=u量商品B,或=v量商品C,或=w量商品D,或=其他,后者是特殊等价物);一般价值形式(u量商品B,或v量商品C,或w量商品D,或其他=Z量商品A,后者是一般等价物);货币形式(u量商品B,或v量商品C,或w量商品D,或其他=Z量金,后者是价格形式)

    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具有五种基本的职能,即价值尺度、流能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货币产生以后,整个商品世界就分化为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具体商品,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使用价值;一极是货币,它只代表商品的价值。这样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发展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一切商品只要转换成货币,它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得到解决,的价值得到实现。所以货币的出现,有利于解决商品交换的困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货币的出现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反而使这一矛盾更加扩大和加深了。所以,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7页。)

    2.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在私人劳动产品的偶然的不断变动的交换比例中,生产这些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起调节作用的自然规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就像房屋倒在人的头上时重力定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一样。因此,价值量由劳动时间决定是一个隐藏在商品相对价值的表面运动后面的秘密。”(《马克思恩格期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2—93页。)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不断波动的,但是这种波动始终围绕着一个重心,这个重心便是价值。从较长时间来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和价格低于价值部分能够相抵,商品的平均价格价值是相一致的。马克思:“价格和价值量之间的不一致的可能性,或者价格偏离价值量的可能性,已经包含在价格形式身中。但这并不是这种形式的缺点,相反地,却使这种形式成为这样一种生产方式的适当形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规则只能作为没有规则性的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数规律来为自己开辟道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123页。)

    价值规律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和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按比例合理分配社会劳动的客观要求,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的。

    第二,自发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社会价值进行交换的。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较多的利益,并在竞争中获,必然要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在实际生产活动中,生产同种商品的各个生产者,由于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不同,生产中实际耗费也不同,按照同一市场价格出售产品,获得的收入必然不同。这样,就调节了社会收入在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分配。

    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的消极后果其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其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其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劳动的浪费。

    3.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另一方面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

    私人劳动即劳动的私人性质,它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的,指作为私有者商品生产者,按照自己的利益和要求独立地进行生产活动,拥有自己的劳动产品,自负盈亏,他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

    社会劳动即劳动的社会性质,它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指每个商品生产者都是在社会分工体系中从事某一种商品的生产,彼此相互依存并相互交换商品,他们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具有社会性质。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因为: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经济形式,交换体现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商品经济的交换本质正是由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每个生产者的劳动本身是私人劳动,而私人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就必须用自己的产品去同别人的产品相交换。这里,交换是解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矛盾的唯一途径。

    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决定的。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生产商品剩余价值的具体劳动是不能直接进行量的比较的,只有将具体劳动还原为抽象劳动,也就是从具体劳动中抽象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才能进行量的比较。具体劳动能否还原为抽象劳动,在根本取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能否实现统一。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如果与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这种私人劳动就不会承认为社会劳动,它作为具体劳动的有用性质也就不会被社会所承认,因而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不能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反过来,如果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为社会所接受,则这种私人劳动就会被承认并转化为社会劳动,它作为具体劳动的有用性质就会被社会所承认,因而可以还原为抽象劳动,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得到了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得到了解决。

    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商品的售卖过程,是私人劳动转化社会劳动的过程,这个过程进行得是否顺利,决定着生产者的经济利益甚至命运。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只有卖出去,其耗费的劳动才能得到补偿,生产者才能生存和进行再生产。如果商品卖不出去,他的劳动耗费得不到补偿,再生产就难以进行。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的不断运动,才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为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具有了客观必然性。

    马克思通过上述分析形成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4.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在马克思之前,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已经认识到了商品的二因素,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大卫·李嘉图甚至已经认识到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量,而不是生产商品实际耗费的劳动量。但是由于他们没有区分劳动二重性,所以不能回答什么劳动创造价值;不能明确区分价值和交换价值,不是从生产商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来解释价值,而是从该商品所换来的另一种商品包含的劳动量来解释该商品的价值;不理解社会必要劳动量是如何决定的。结果,在价值的形式、价值的本质、价值的源泉和价值量的决定等重大理论问题的认识上出现了混乱和错误。马克思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的同时,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从而为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此外,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也都同劳动二重性学说有关。因此,劳动二重性理论成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5页。)

    第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在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分析中得出的,但是如果撇开其中的制度因素,它包含的关于价值的本质和价值量的规定的理论,关于价值形式的演变和货币的产生及其本质的理论,关于价值规律的理论等,都是对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发展最一般规律的揭示。这些一般理论,对于我国深化经济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工业初期的蒸汽时代创造的。现在人类进入了21世纪,与那个时代相比,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新的情况,必须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根据新的实践在继承基础上有所创,有所前进。

    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重点考察的是物质生产部门,认为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才是生产性劳动并创造价值,而绝大部分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属于非生产性劳动,不创造价值。在当今时代,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服务性劳动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生产性劳动应当包括大部分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服务性劳动。因此,应当在理论上充分肯定服务性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以利于推动第三产业更快的发展。

    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总体工人的论述中,对脑力劳动(包括科技人员和管理者的劳动)给予了肯定,认为这些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但他重点研究的是物质生产领域的体力劳动。在当今社会,在科技和知识创新越来越重要的条件下,科技和管理等脑力劳动,不仅作为一般劳动在价值创造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作为更高层次的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要大大高于简单劳动。因此,应充分肯定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创造价值中付出的劳动,在收入分配方面使他们的劳动报酬与其劳动贡献相对称,以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坚持马克思关于人的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同时,要充分肯定科技、知识、信息等非生产要素在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使用价值和价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是物化劳动形式,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但在生产中的应用可以使劳动对象范围更广、性能更好,从而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科学技术为人所掌握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创造出更多使用价值和价值。

    第四,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价值创造属于生产领域的问题,而价值分配属于分配领域的问题。价值创造是价值分配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价值创造也就没有价值分配;但价值分配又不仅仅取决于创造。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价值分配首先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就有什么样的分配关系。

    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人类社会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资本主义是在封建社会的土壤上孕育成熟的。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马克思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2001年版,第822页。)封建社会初期,封建生产关系同以铁器工具为特征的比较低下的生产力基本上是适应的。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增长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货币经济的迅速发展,封建生产关系便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矛盾,引起了农村自然经济和城市行会组织的瓦解,导致城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如意大利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法国南部的马赛,尼德兰等。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途径有两个: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资本转化而成。

    封建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手工业者和商人的集聚地逐惭形成了城市,手工业和商业构成了城市经济的基础。为了保护城市手工业者的生产稳定,限制竞争,在城市里出现了各类手工业行会,这些行会内部都有自己严格的行规,每个手工业者都必须加入一个行会。封建行会约束下的小手工业,是建立在私有制和自身劳动基础上的、以交换为目的的简单商品经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小生产者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并由此发生剧烈的两极分化:一部分条件较好的作坊主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添置设备,增加工人,延长劳动时间,逐渐富裕起来并成为最早的工业资本家;多数作坊主则在竞争中逐渐衰落下去,直到破产,最终同其帮工和学徒一起沦为雇佣工人。手工作坊中师徒关系逐渐转变为雇佣关系

    商人和高利贷资本早在奴隶社会就已出现。到封建社会末期,随着商人积累的财富不断增加,一些大商人成了包买商,他们不仅包销小生产者的全部商品,还供给他们原料和设备,从而割断了小生产者与销售市场和原料市场的联系,逐渐控制了商品生产者。商人和高利贷者乘生产者困难之机,贷给他们所需要的资金、原料和生产工具。随着交往集中在一个特殊阶级的手里随着商人所促成的同城市近郊以外地区的通商的扩大,在生产和往之间立即发生了相互作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07页。)随着商人侵入手工业领域,生产者沦为商人、高利贷者的债务人,一旦无力还债,只好交出自己的作坊来抵债。于是,作坊主丧失了独立的生产者身份,连同其帮工和学徒成了商人或高利贷者的雇佣工人,商人或高利贷者则成为工业资本家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之后成长是一个缓慢过程。“这种方法的蜗牛爬行的进度无论如何也不能适应15世纪末各种大发现所造成的新的世界市场的贸易需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60页。)满足这种需要的只能资本主义大生产。于是,新兴资产阶级便于15世纪末开始资本的原始积累,利用暴力手段为资主义迅速发展创造条件。

    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创造资本关系的过程,只能是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条件的所有权分离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因此,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所以表现为原始的,因为它形成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的前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22页。)

    (2)资本的原始积累

    在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始于15世纪后30年,经过16世纪的高潮,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结束。最早进行原始积累的国家是英国(圈地运动),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海外殖民)。

    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基础,它在英国现得最为典型。英国“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同时,资本家和封建贵族还通过掠夺教会地产,欺骗性地出让国有土地,盗窃公有地,用剥夺方法、用残暴的恐怖手段把封建财产和克兰财产转化为现代私有财产”(《马克思恩格期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42页。引文“克兰财产”中的“克兰”英文为clan,意即“氏族财产”),建立了资本主义的土地私有制,奠定了资本主私有财产制度的基础。

    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又一个重要方式。自15世纪末开始葡葡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国的新兴资产阶级,武力征服海外殖民地,屠杀当地居民,抢劫金银财宝,大批贩卖黑人,实行保护关税制度,进行商业战争等,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大大加速了货币资本的积累。西方殖民者在300多年时间里从中南美洲抢走了250万公斤黄金,1亿公斤白银。1783年到1793年,英国利物浦一地就贩运了33万多黑人,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人口达1亿多。马克思指出: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马克思恩斯全集》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860—861页。)新兴资产阶级还通过国债制度、课税制度和保护关税制度,剥削国内人民,积累巨额货币资本

    事实表明,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马克思: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恩斯全集》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871页。)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断发展和成熟,反过来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对上层建筑的彻底变革提出了强烈要求,政治上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用资产阶级政权取代封建地主阶级政权。17世纪中期和18世纪后半期,英、法等国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进而在资产阶级政权帮助下,实现了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空前大发展,最终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2.劳动力成为商品和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形成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的。(1)劳动力成为商品基本条件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劳动力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才成为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是自己劳动能力的所有者,有权自由地按一定时间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第二,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外,一无所有,没有维持和实现自己劳动力所必需的任何东西。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是封建社会末期发生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基础。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与工人之间,形式上是“自由、平等”的买卖关系,而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关系。马克思说,“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则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662页。)

    (2)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存在于人体之中,它的价值决定要以这个活的人体存在为前提。这就是说,“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77页。)它具体包括三个部分:(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另外,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也影响着劳动力价值的构成。但是,劳动力价值的最低界限,是由生活上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在不同的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构成是有区别的劳动力价值如果降低到最低界限以下,劳动力就只能在萎缩的状态下维持。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这一特点使资本家手中的货币转化为资本成为可能。

    劳动力使用价值的特点决定了货币转化为资本。货币所有者购买并消费劳动力以后,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殖的价值即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之所以能够产生,是因为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而不是劳动,即资本家所支付的是劳动力的价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这种用以购买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就变成了资本。

    资本家之所以能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把工人变成雇佣工人,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根本意义的问题。对于生产资料所有制,马克思首先从经济意义和法律意义上作了区分。

    3.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生产资料所有制概念是从经济意义上规定的,是一个经济范畴,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产品(超额利润或利润)。马克思认为:“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4页。)所有制以实际占有为基础,体现了现实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并表现了经济利益的实现形式。

    所有权概念是从法律意义上规定的,是一个法律范畴,是法律形态的所有制,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法律原则决定的,是以法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维护经济上的所有制关系的一整套规章制度,是一种排他性权利,它强制地规定了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对占有物行使权利的界限,直接影响到现实经济生活中生产资料的实际利用及其与劳动者的关系。

    所有制与所有权既区别又相联系。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制的性质和特点只能从现实生产关系的实际运动中去把握和理解,而不能从所有权出发去认识。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这种意志关系或者法的关系的性质在根本上是由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这种具有契约形式的(不管这种契约是不是用法律固定下来的)法的关系,是一种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这种法的关系或意志关系的内容是由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3页)

    从历史看,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是剥削制度,所不同的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不同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的人身,奴隶的劳动成果被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与生产资料的结全是以剥削者对剥削者的完全人身占有为基础的。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占有基本生产资料土地,而失地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依附于封建主,地主阶级凭借超经济强制的方式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农民与基本生产资料土地的结,是以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为条件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而劳动者则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与以往的剥削制度不同,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不是完全占有,也不是人身依附,而劳动者的完全的人身自由。正因为如此,资本家只能通过购买劳动力的方式,将出卖了劳动力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在一起进行生产并取得剩余价值。在这里,生产资料和货币采取了资本的形式,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资本人格化的资本家,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4.资本主义是以资本为主导的追求剩余价值生产的剥削制度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样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的客观必然性,就是剩余价值规律。马克思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14页)

    (1)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及其实质

    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即劳动过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劳动过程是劳动者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即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改变自然界的物质状态,创造出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由于资本家占有劳动过程的所有要素,由此决定了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其一,工人要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其二,劳动的成果或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所谓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刚好补偿资本家所预的劳动力价值,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了这一定点,就变成了价值增殖过程。马克思: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229~230页)显然,资本家购买的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超过了补偿劳动力的价值,从而形成了剩余价值,是价值形成过程转变为价值增殖过程的关键。

    (2)资本的本质及其构成

    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关系。“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922页)“这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关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345页)“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就像黄金本身并不是货币,砂糖并不是砂糖的价格一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344页)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其转移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尽管不同形式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的形式有所不同,有的是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全部转移,如原材料和燃料;有的是在多次生产过程中逐渐转移,如机器、厂房等,但是转移的总是生产资料原有的价值量。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所以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由于这一部分资本价值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叫做可变资本。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它表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即不是由不变资本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既然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而仅仅是可变资本带来的,因此,要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就可以拿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相比,而不应该同全部资本相比。

    式表示:    m’=m/v

    在该公式中,m’为剩余价值率,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由于工人的必要劳动是用来生产劳动力价值或可变资本的价值的,而剩余劳动则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因此,剩余价值率还可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或者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来表示: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这两个公式是以不同的形式表示同一个关系。前一个公式是以物化劳动的形式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后一个公式则是以活劳动的形式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序。

    (3)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劳动日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个部分。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劳动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长,资本家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从而剩余价值率越高。资本家用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方法生产剩余价值同样是绝对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由于生产技术以手工劳动为基础,资本主义增加生产主要靠增加劳动量来实现,因此延长劳动日就成为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资本家能够凭借经济关系的强制力和国家法律的支持来延长劳动日。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发展中由于过度延长劳动时间给工人阶级带来的损害做出这样的抨击:“资本主义生产——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就是剩余劳动的吮吸——通过延长劳动日,不仅使人的劳动力由于被夺去了道德上和身体上正常的发展和活动的条件而处于萎缩状态,而且使劳动力本身未老衰和过早死亡。它靠缩短工人的寿命,在一定期限内延长工人的生产时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07页。)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力价值降低,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每个资本家总是力图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的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资本家之间进行着激烈的竞争,某个企业采取先进的技术,其他企业也会竞相采用新技术。当先进技术在部门内部普及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就会提高,此时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减少,商品的价值就会相应下降。当生活资料以及有关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用于补偿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就会降低,用于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就会减少,而生产剩余价值的剩余劳动时间则会相对延长,这种因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而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由此可见,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单个资家改进技术、改善管理的主观动机是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但其客观后果则是整个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导致生活资料的价值下降和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动时间缩短,而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整个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生产自动化的主要表现:一是工业机器人的开发和利用,代替了工人大量的体力劳动和部分脑力劳动;二是自动化生产线的广泛使用直接从事生产操作的工人大大减少,甚至出现了少数的所谓无人工厂。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根据这些情况,指出技术和科学成为独立的剩余价值源泉”,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已不适用于现代资本主义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相对减少,而从事科研、设计、技术和管理劳动的人员日益增加,总体工人中脑力劳动比重不断增大,劳动复杂程度和强度日益提高,从而成为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劳动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和剩余价值。总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自动化是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晶,它的普遍采用会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资本家全体获得比过去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4)资本积累

    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的学说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两极分化和失业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也深刻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

    资本积累就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资本家获得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后,并不把它完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将其中一部分用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而不断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生产这就是资本积累过程。因此,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和资本积累的源泉。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瓜分到的剩余价值完全用于个人消费,在原有规模上所进行的重复生产。它不仅生产商品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因此,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就其实质而言,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获得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后,并不是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将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的生产。在这里,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剩余价值本来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并为资本家所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现在,资本家又用再来购买劳动力,进行更大规模的生产,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这些因素都是加强和扩大对工人剥削的因素。因此,资本积累就是依靠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而实现的。

    资本积累必然导致社会两极分化即一极是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资产阶级手中另一极是多数人——直接创造社会财富的无产阶级只拥有小部分。

    资本积累必然造成大量相对过剩人口,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随着资本积累而产生的相对过剩人口和失业现象是由资本追逐剩余价值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所导致的。在资本主义企业内部,资本家投入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资本,从自然形式上看,总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存在着一定比例,这个比例取决于生产技术的发展水平。生产技术水平愈高,每个劳动力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就愈多;反之,生产技术水平愈低,每个劳动力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就愈少。这种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在资本的技术构和资本的价值构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技术构成的变化往往会引起价值构成相应变化,而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着技术构成的变化。这种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的资本价值构成,叫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这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动机和直接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资本家便尽可能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资本积累,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扩大生产规模。在生产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条件下,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总额的扩大,在自然形式上,每个劳动力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大幅度增加;价值形式上,不变资本部分日益增多,可变资本在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下降,从而资本有机构成得以不断得高。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由于可变资本的相对量的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其结果,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所谓相对过剩人口,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这种剩人口之所以是相对的,是为它并不是社会生产发展所绝对不需要的,而是由于他们不为资本价值增殖所需要,使他们成为“过剩”的或“多余”的人了。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积累会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马克思恩格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26页。)

    相对过剩人口有三种基本形式,一是流动的过剩人口;二是潜伏的过剩人口;三是停滞的过剩人口。经常性的庞大失业人口的存在,是资本主义的痼疾,资产阶级政府通过各种干预措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失业,但是不可能彻底消灭失业。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愈来愈具有社会性,其表现是:生产资料的使用社会化了,生产过程成为许多人协同进行的社会化的大生产;各个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程度日益加强;社会分工不断扩大,生产的范围从一个企业扩展到一个国家,甚至扩展到全球,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密切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另一方面,资本愈来愈集中于少数资本家中,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完全服从于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目的,按照资本家个人的意愿来进行;生产出来的产品完全归资本家所占有,并按照他们的私利来进行交换和分配。这样,在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便形成尖锐对立。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矛盾日益加剧,就是资本主义被新的、更能够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社会形态所取代的根本原因。

    (5)资本的循环周转和再生产

    资本作为一种自行增殖的价值,不仅在生产过程内运动,而且也在流通过程内运动,要深刻认识资本价值增殖的秘密,还必须考察资本的流通。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流通过程中,首先详尽地分析了个别资本的运动,即资本的循环和周转过程,揭示了资本循环周转规律。

    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与此相联系的是资本依次执行三种不同的职能。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购买阶段。它属于商品的流通过程。在这一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结合生产物质财富并使生产资本得以增殖,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在此阶段产业资本所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通过商品买卖实现商品的价值,满足人们的需要。

    产业资本的运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条件:一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产业资本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二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保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三种形式的循环在空间的并存性与时间上的继起性表明,产业资本的连续循环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也是它的所有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资本周转是指在运动中的资本所进行的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循环。

    资本是在运动中增殖的,资本必须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循环,才能不断地带来剩余价值。如果每次资本周转带来的剩余价值一定,则资本周转越快,在一定时期内带来的剩余价值就越多。影响本周转的关键因素有两个,一是资本周转的时间,二是生产资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要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就要缩短资本周转时间,加快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资本循环与周转规律作用的发挥,必然受到经济制度因素的制约。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该规律的存在对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有重要影响。资本在运动过程中,必须保持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必须保持每一种职能形式的依次转化,即在时间上的继起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资本无止境的价值增殖的运动。然而,这个条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并不总是能够经常具备。由于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的存在,特别是基本矛盾的存在,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和波动,使得资本连续和高速运动的条件经常遭到破坏。

    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为了深刻阐明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进而揭示再生产的一般规律,马克思将社会总产品在物质上划分为两大部类,在价值上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

    社会总产品就是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总和。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又叫社会总价值,它分为包括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v)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m)。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根据其最终用途可以区分为生产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相应地,社会生产可以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I)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II)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社会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求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同时要求实际生产过程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的替换,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社会总产品在实物上得到替换,在价值上实现补偿,客观上就要求两大部类内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既要保证简单再生产实现,更要保证扩大再生产的实现。生产资料的生产既要满足本部类对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补偿,也要保证两大部类扩大生产规模后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求。消费资料的生产则既要满足两大部类劳动者的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也满足扩大生产规模后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求。这就是说,两大部类的生产不仅在规模和总量上,而且在结构上保持一定比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才能正常实现,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相长时期内,由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所决定,两大部类的生产都是在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自发进行的,具有严重的盲目性,这就导致了两大部类生产在规模上和结构上经常处于失衡和脱节状态。这种失衡和脱节经常表现为生产过剩,以至于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即实物替换和价值补偿难以顺利进行,最严重的就是引发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发生,实际上是资本主义条件下以强制的方式解决社会再生产的实现问题的途径,这种解决方式虽然最终也能够使社会再生产由失衡慢慢转变为平衡,却是以社会经济生活的严重混乱和瘫痪以及社会资源和财富的极大浪费为代价的。

    (6)资本主义的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资本主义的工资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但是,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是以货币工资形式支付的,工人为资本家劳动,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马克思指出:工资不是它表面上呈现的那种东西,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只是劳动力的价值价格的隐蔽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310页。)“这种假象,就是雇佣劳动和历史上其他形态的劳动的不同之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79页。)

    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除此之外,资本家还建立了各种形式的血汗工资制度,其特点是利用“科学的劳动组织”,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从他们身上榨取更多的血汗。这种工资制度的典型形式,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的“泰罗制”和“福特制”。关于血汗工资制度的实质,列宁曾指出,它的实行意味着榨取血汗的艺术的进步(《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9页。)

    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过程的复杂化和脑力劳动作用的加强,工人的名义工资(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到的货币额)和实际工资(工人用货币工资能够买到的生活资料和取得的各种服务)都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但是与其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增长幅度相比,实际工资提高的幅度还是较小的(相对工资是在新创造的价值中,工人所得的工资与资本家所得的利润相比较的相对量)。只要资本雇佣劳动的基本经济关系不变,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就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在现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并不是把剩余价值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时,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关系便被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利润。为了得到尽可能高的利润率和尽可能多的利润,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必然展开剧烈的竞争,大量资本必然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到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平均化,这是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体现着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集团按照等量资本要求等量利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在利润率平均化过程中,形成了社会平均利润率。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做平均利润。在利润率平均化过程中,产业资本家得到产业利润,商资本家得到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家得到利息,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这些不同部门的资本家瓜分到的利润只是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表明,平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总量对社会总资本的比率。每个资本家所得利润多少不仅取决于他对本企业工人的剥削程度,而且还取决于整个资产阶级对整个工人阶级的剥削程度。资本家之间在瓜分剩余价值上固然有一定程度的利害冲突,但在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以榨取更大量的剩余价值上,共同的。

    (7)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意义

    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揭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过程,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特殊规律的同时,也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例如资本循环周转规律,社会再生产规律,积累规律等。这些规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受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制约,具有了特殊的表现形式。如果撇开制度因素,则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5.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就是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但是,在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的生产关系中,社会化的生产力却变成资本的生产力,变成资本高效能地榨取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殖的能力。这样,已经社会化的、由劳动者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本应该由劳动者公共所有,却被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已经在社会范围内实行严密分工、协作而社会化了的生产过程,本应由社会按照社会需要进行管理、调节和控制,却分别由少数资本家按照各自追求最大限度利润的私人利益进行管理;共同劳动生产的社会化产品,本应由劳动者共同占有,用于满足社会需求,却被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私人支配,成为他们的私有财产。这就形成了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资本主义越发展,科学技术以至社会生产力越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就越是成为资本的生产力,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就越是不可避免。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发生经济危机是必然的。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抽象的一般的、形式上的可能性,首先是由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引起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买卖在时间上分两个相互独立的行为,如果有一些商品生产者在出卖了自己的商品后不接着购买,就会有另一些商品生产者的商品卖不出去。同时在商品买卖有更多采取赊购赊销方式情况下,如果有某些债务人在债务到期时不能支付,就会使整个信用关系遭到破坏。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现实的、实质上可能性,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它具体表现: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马克思指出:“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群众的贫穷和他们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比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48页。)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达到尖锐化程度时,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调,引发了经济危机。而经济危机的爆发,使企业纷纷倒闭,生产大大下降,从而使供求矛盾得到缓解,逐步渡过经济危机。但是,经济危机只能暂时缓解而不能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爆发的特点,使社会资本再生产也呈现了周期性的特点,从这一次危机开始到另一次危机的爆发,就是再生产的一个周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即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四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的,其中危机阶段是周期的基本阶段或决定阶段。资本主义的再生产不一定都经过四个阶段,但是危机阶段则是必经阶段,没有危机阶段,就不存在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三、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

    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它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反映了政治上占统治阶级地位的资产阶级的要求。同时,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又反过来保护其经济基础,为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提供政治保障。

    (1)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基本方面,即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是政治统治的职能,即资产阶级运用手中掌握的政府机构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压迫、控制,使社会生活保持在统治阶级所制定的秩序要求之内。政治制度的制定、权力的运用等,都必然要直接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资本主义国家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要求建立起来的,运用各种政治手段和政治权力保护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不受破坏和伤害。

    资本主义国家还具有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即国家要运用各种权力和资源对包括邮政、铁路、水利、文教、卫生保健、社会福利等事业进行管理,以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国家公共管理职能服务于政治统治职能。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是指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职能。要经常调整与其他国家间的交往关系要保卫本国领土和主权完整抵御外来侵略,甚至发动战争来扩大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利益。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是对内职能的延伸,是服务于其政治统治的。

    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按照自己意志建立的暴力机器,是对人民群众进行阶级统治和压迫的暴力工具。

    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的体现,经济要求自由竞争、等价交换,政治上要求自由民主、正义平等,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但这种进步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国家对人民群众进行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的性质,并没有消除人们在政治生活方面实际上的不自由、不平等、不民主、不公正,仅仅是以一种新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取代了以往旧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而已

    (2)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政治统治是通过具体政治制度实现的。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而发展起来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提出了符合自身利益和要求的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分权制衡社会契约论自由、平等、博爱等政治思想,并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建立起了资本主义民主制的国家。资本主义民主制的国家在不危及资本主义国家安全和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给予民众以一定的选举、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迁徙等权利和自由。

    资本主义法制是与民主结合在一起的。资本主义宪法是国家法律制度的核心是建设法制、实行法治的法律基础。宪法规定了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规定了国家权力结构及运作的原则,规定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资本主义国家宪法制定的基本原则:私有制原则。私有制原则是整个资本主义法律体系的支柱,“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是资产阶级最强烈要求保障的权利。正如列宁所说“以前所有一切宪法以至最民主的共和宪法的精神和基本内容都归结在所有制这一点上。”(《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81页。)“主权在民”的原则。“国家主权属于人民”,是由选民每隔数年进行一次议会或统选举或公民投票,以决定谁来统治、管理国家的政治形式。这种民主形式并未改变国家权力直接或间接地控制在资产阶级手中的实质内容。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那样: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4页。)三分权与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权相互分离、相互制衡是其基本政治活动方式美国宪法是对分权与制衡原则表达得最为典型的宪法。四人权原则。强调“自由的和自主的个人”具有不可侵犯的基本权利。

    资本主义国家政权采取分权制衡的组织行式,即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三个权力主体独立行使,形成各主体之间的“制衡”。以美国政权结构为例,立法权属于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国会,国会的立法权受到宪法保护和严格限制;行政权由行政首脑——总统来行使;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下级法院,法院独立于总统和国会。实际上,国家政权的意向和行使常常受到各种不同利益集团的操纵而表现为政治合力的结果不同利益集团的内部冲突不断推动其政治制度的变化。

    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是资产阶级制定某种原则和程序,通过竞选产生议会和国家元首的一种政治机制。在资本主义国家中,选举已经成为国家政治制度运行中对社会发展和稳定产生举足轻重影响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政治机制。从形式上看,竞选制度是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重要形式。公民主要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对国家公职人员的产生及其政治决策施加影响。从实际政治作用上看,选举制是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统治阶级内部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选举制度来平衡和调节的。某个政党执政、某个政治人物充当国家元首,一般都是通过选举来决定的。

    政党是特定阶级利益集中代表,是一定阶级、阶层或利益集团,为达到政治目的,特别是为了取得政权和保持政权而建立的一种政治组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是阶级和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代表资产阶级执掌政权,对政府施加政治影响,控制议会;制定和推行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方针、政策;操纵选举;控制群众团体和舆论宣传等。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政党制度。从类型上看,有两党制和多党制。两党制是由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争夺执政地位,交替组织政府,轮流执政的政党制度。执政党和在野党(反对党——可以对执政党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攻击,起一定牵制和监督作用。实行两党制的国家主要有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多党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中由两个以上的政党轮流或联合执政的政党制度。当今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实行的是多党制,如法国、意大利、日本、德国、西班牙、瑞典等。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人类发展进程中曾经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具体表现在:第一,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大幅度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第二,使人们摆脱了封建专制主义条件下的分封割状态、等级压迫制度和人身依附关系,使人民群众享有了比以往社会更多的政治自由,给予人们更有利的生活条件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历史性地促进了人的发展人类进步。第三,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经验,对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历史和阶级局限性。其一,资本主义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私有制资产阶级统治金钱、媒体、黑势力、财团等。其二,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名义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实际上的私有制资本特权、不平等。其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表面上,两党制或多党制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甚至还会出现马克思主义政党与资产阶级政党联合执政的情况。实际上,这种参政的程度必然受国家政权性质制约,不可能改变资产阶级国家性质,也不可能使国家政权真正维护工人阶级利益。因此,资本主义多党制仍然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管理者、实现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坚持辩证批判的态度和方法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我们可以借鉴政治制度中具有符合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一般规律的内容。对其政治制度建设和实施的理论、观点、立场、方法等带有深刻的资产阶级阶级印记和偏见的内容,我们应该分析、批判。

    正如列宁所指出的:资产阶级民主同中世纪制度比较起来,在历史上是一大进步,但它始终是而且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能不是狭隘的、残缺不全的、虚伪的、骗人的民主,对富人是天堂,对剥削者、对穷人是陷阱和骗局。”(《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1页)

    2.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总和。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法律、哲学、伦理、历史、文学、宗教等大多数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学说或意识形式都属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范畴。

    (1)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各种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是资产阶级在长期的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这些思想理论和观念后来成为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则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之后由统治阶级在以往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理论和观念的基础上自觉地建立起来的。

    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前的思想理论和观念在批判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启发民众进行资产阶级革命、保证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为资产阶级建立国家提供理论依据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资产阶级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政权后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上升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由此为基础建构了自己的意识形态。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第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列宁说所有一切压迫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都需要两种社会职能:一种是刽子手的职能,另一种是牧师的职能”,“牧师的使命是安慰被压迫者,给他们描绘一幅在保存阶级统治的条件下减少痛苦和牺牲的前景从而使他们顺从这种统治”。(《列宁先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8页。)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正是通过论证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合理性、资本主义民主的普遍性等观点来实现其牧师职能的。

    第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一方面是由于意识形态来自统治阶级的实践,与这种阶级的历史命运紧密相连,并已经内化为阶级成员的基本信念;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意识形态可以成为统治阶级进一步进行阶级实践的指导思想,成为这个社制度的理论辩护者。

    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第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也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特定形式和环节之一。事实上迄今为止的文明社会的主要文化成果,大都是从属于一定的意识形态的。所以,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条件下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它也是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来表现的。资本主义社会在长期发展中不仅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也创造出丰富的精神成果。这些思想文化成果有相当一部分是以意识形态的形式或包含在意识形态中被保存下来的。这些思想文化成果同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就和体现。

    第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巩固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维护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为资产阶级的阶级剥削和压迫作论证的工具。

    因此我们必须用辩证批判的态度对待它。对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一般规律的思想理论和观念,例如政治学说中关于人类政治生活客观规律的探索、经济学说中关于经济运行一般规律的揭示、哲学思想中关于思维规律的研究、法律理论中关于司法实践历史经验的描述等这些属于客观真理性的内容都是我们应该加以学习、参考和借鉴的;而其中反映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对社会生活进行了扭曲反映的、为了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需要而有意编造来欺骗民众的虚假理论,则必须加以分析鉴别和持鲜明的批判态度。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2.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

    讨  论

    练  习

    作  业

    1.为什么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

    的东西”?

    2.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

    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3.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但为什么不

    能由任何一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4.有人认为,在信息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

    知识实现的,应当用知识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试用所学原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5.如何理解“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特殊性和一般

    性是什么?

    6.为什么说资本要实现连续循环,资本的不同职能形式的循环必须

    在空间上并存,时间上继起?

    7.运用历史的和现实的事实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

    集中体现。

    8.我们对待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

    度?应该运用怎样的方法去认识它们?

    参  考

    资  料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一章《商品》1、2、3、4,第二章《交换过程》,第三章《货币或商品流通》1,第四章《货币转化为资本》3,第五章《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第六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第七章《剩余价值率》1,第十四章《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第十七章《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第二十二章《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1、4,第二十三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1、2、3、4,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第一章《货币资本的循环》,第四

     章《循环过程的三个公式》,第九章《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周期的周期》,第十六章《可变资本的周转》,第二十章《简单再生产》(1、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一章《成本价格和利润》,第二

    章《利润率》,第九章《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第十六章《商品经营资本》,第十九章《货币经营资本》,第二十一章《生息资本》第三十八章《级差地租:概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4.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九),《马克思恩格

    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5.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6.恩格斯;《反杜林论》第三编《社会主义》,二、理论,《马克

    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教  学

    后  记

    1.成功的做法。充满吸引力的课堂导入、有趣的对话、典型的案例、  逼真的演示、巧妙的设问、幽默的讲解、成功的临场发挥、独到而有特色的小实验、传神的体态、奇妙的方法、有益的启示以及精彩的教学设计和授课片断、恰如其分的媒体应用等等。成功的教学,体现在教师以自己创造性的教学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去把握教材内容,以恰当的方法和表现力去设计教学环节,将教学过程中自己感受深刻、达到预期效果和引起员工共鸣的做法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就成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教学经验。

    2.失误之处。任何人的教学总会有不足之处,即便教师再熟悉教材、员工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也会在课堂上出现许多课前估计不到的情况,如表达含混、处理欠当、方法陈旧、演示失败、指导不力、知识性的错误以及教案与实际脱节等。如果教师把课堂中出现的不足或一时不知如何处理的问题及时记录在教学后记中,然后进行认真的分析、思考,仔细查找根源,寻求对策,亡羊补牢,使之成为以后教学工作的前车之鉴。并能对促进今后的教学,进行科学研究积累大量有价值的资料。

    3.课堂灵感。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课前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方法,而在课堂实施教学中,随着教学的展开、师生思维的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具有瞬时性,有很高的参考性,若不及时地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为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时有突发事件发生,教师机智灵活地应对,恰当地处理,也为今后类似事件的处理提供借鉴。

    4.新理论新经验的认识。在运用各种新的教育理论、新的公司产品思想、新的教育科研成果而进行的各种小型的教学改革时,改革的实效性、实用性如何,是否适合本年级、本班级、本章节内容对某个知识点的处理,主要优点有哪些,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如何,有利于员工哪些方面的发展,不利于员工哪些能力的培养等,写下这些后记,有助于对新理论、新思想的消化、吸收、应用,使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学策略不断更新,始终处在教学改革的前沿,促使自身的专业水平不断提升。

    5.同行的共识。通过各种听课、说课、参观、教研等活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借鉴其他教师独到的教学方法,学习其先进的教学理念,还可以记下听、评课中值得商榷、批驳或质疑的观点和做法,并引以为戒。或者请听课教师如实指出自己的教学设计哪些符合员工实际,哪些不受员工欢迎,哪些学法指导到位,哪些学法指导还是空中楼阁,并做好记录,作为今后发展和改进方向的依据。只有时常听记同行的意见,才能做到博采众长,集思广益,对教学有所帮助。

    6.员工方面的问题。员工是初学者,许多在教师看来是“易”的知识,对员工来说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员工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往往是一节课的难点,抓住员工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想办法改进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帮助员工解决困惑,也就是突破了重点难点。如果教师从员工动手实践、自己探究、合作交流等不同形式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记录员工对所传授知识的接受状况,包括对所授知识的接受程度、重点难点是否已经掌握和理解、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普遍存在的问题、练习和作业的完成情况等。日积月累,既丰富教学资源,课堂教学也更加贴近员工实际。这些解决员工困惑的方法在课后利用教学后记记录下来,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7.员工学习过程中的创意。员工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的认知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有时员工在课堂上提出独到的见解或新奇的问题,迸发出思维的火花,给课堂增添异彩,有时对问题的分析理解,甚至优于教师预先设想的方案,对教师来说,这是教学相长的机会(也就是说采撷员工思维的“火花”,有助于开阔教学思路,做到教学相长)。在教学中,教师应十分注意员工的“问题回答”,教师对员工就某一问题发表的独特见解,应给予鼓励,并及时记录下来,以充实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

    注:一个教学单元是指一次课(2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