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
欢迎访问 今天是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集团首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团队

  • 团队基本情况
  • 课程建设
  • 团队队伍建设
  • 教学研究与改革
  • 课程建设

    News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大纲

    System2016-12-1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大纲

    The Fundamentals of Marxism


    一、前 言


    1. 课程性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整体上来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开设这门课程的宗旨,于帮助当代老员工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 教学目的

    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学习,不仅使员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从事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而且要让员工从整体上把握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更要使他们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认识和分析各种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使用对象

    本教学大纲适用于公司所有学院所有专业的教学。

    4. 基本教学要求

    第一,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一个主题”、贯穿“一条主线”、突出“一个重点”,即以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从而使员工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

    第二,教师要根据本科教学的规律和特点,联系社会发展的现状和员工的思想实际,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自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来组织教学,用员工能够接受的语言、逻辑,深入浅出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内容


    绪 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重点在于让员工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过程和条件,掌握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增强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教学难点:

    1.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2.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教学时数 4

    主要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二、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一)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二)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一)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 鲜明的政治立场

    (三) 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四) 崇高的社会理想

    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一) 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

    (二) 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重点在于让员工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着重掌握世界物质统一于物质的观点,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事物矛盾运动规律的观点,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提高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世界统一于物质

    2.物质决定意识

    3.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4.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

    教学难点:

    1.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2.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方法

    教学时数 8

    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性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一) 物质

    (二) 物质的存在形式

    (三) 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二、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一) 物质决定意识

    (二)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三)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三、世界统一于物质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一、 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

    (一) 事物的普遍联系

    (二) 事物的永恒发展

    (三)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二、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一)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二)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三)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四)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二)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三)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二、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一)辩证思维方法

    (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三、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重点在于让员工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掌握实践、认识、真理、价值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科学的实践观

    2. 能动的反映论

    3.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4.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5. 认识论和思想路线

    6. 必然与自由

    教学难点:

    1.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2.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3. 价值、价值评价和价值观

    教学时数 6

    第一节 认识与实践

    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 科学的实践观

    (二)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二、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三)能动反映论的基本特点

    三、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 从实践到认识

    (二) 从认识到实践

    (三) 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一) 真理的客观性

    (二)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三) 真理与谬误

    二、 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 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

    (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三)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三、 真理与价值是辩证统一

    (一) 价值及其特性

    (二) 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三) 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四) 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第三节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

    (一)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勇于创新

    二、 从必然走向自由

    (一)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二) 认识必然、争取自由是一个历史过程

    三、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

    (二)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重点在于让员工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两种对立的历史观及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4.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的作用

    5.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6.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7.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教学难点: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与哲学基本问题的关系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及其辩证运动规律

    3.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4.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5.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6.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

    7.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教学时数 8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二)社会存在

    (三)社会意识

    (四)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二、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三、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一) 社会形态的内涵

    (二)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三)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四)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二)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 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 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二)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三)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四)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三、 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四、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 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二) 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 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二) 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三) 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四)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五)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 普通工人与历史人物

    (二) 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三) 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四) 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重点在于让员工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准确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正确把握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2. 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

    3. 资本原始积累

    4. 剩余价值论及其意义

    5.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6.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特点和本质

    教学难点:

    1. 劳动价值论

    2. 剩余价值论

    教学时数 6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一、 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一)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二) 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三)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四) 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二、 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三、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四、 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一)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一)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演进和更替

    (一)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二) 资本的原始积累

    (三)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化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二)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三、资本主义所有制

    (一)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含义

    (二)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

    四、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一)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二)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三) 资本积累

    (四)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四) 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五) 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五、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一)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二)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一)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二) 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及其本质

    二、 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一)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

    (二)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重点在于让员工学习和掌握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的进程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科学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正确理解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特点及其实质;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特点

    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和实质

    3. 资本输出与垄断资本的国际扩张

    4.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后果

    5.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

    6.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教学难点:

    1. 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2.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教学时数 6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一、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一) 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

    (二) 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三) 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四) 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二、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

    (二) 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

    (三) 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四) 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一)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二)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三) 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

    (一)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二)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三) 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

    (四) 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五) 政治制度的变化

    二、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一)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二)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一) 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二)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重点在于让员工学习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过程;把握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认识俄、中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及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明确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社会主义的产生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2.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3. 俄、中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

    4.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5. 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前进

    教学难点:

    1.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教学时数 6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二、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

    (一) 第一国际与巴黎公社

    (二) 十月革命胜利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二、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

    (一) 社会主义在苏联一国的实践

    (二) 社会主义发展到多个国家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一、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二、 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第三节 在实践中探索实现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一、 俄、中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然性与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

    二、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一)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二) 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三、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

    (一)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原因

    (二) 社会主义在自我完善和发展中不断前进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重点在于让员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主要观点;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的必然性和长期性;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2.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3. 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4. 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长期性

    5. 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教学难点: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教学时数 4

    主要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一、 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一) 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二) 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三) 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二、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

    (一)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二)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三)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 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一) 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

    (二) 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

    (三) 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二、 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一) 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二) 当代资本主义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 正确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一)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通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三)树立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三、 课程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课程教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修订版)》,教育部推荐教材。

    教学参考书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3. 马克思:《〈政治经济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4.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6.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7. 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马克思恩格斯合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0.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1. 恩格斯:《反杜林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12.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3.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4.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版。

    15.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6. 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7.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8. 列宁:《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9.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节 选),《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0. 列宁:《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

    21. 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2. 列宁:《辩证法的要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3. 列宁:《卡尔·马克思》(传略和马克思主义概论)(节选),《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4. 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5.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6. 列宁:《国家与革命》,《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7. 列宁:《大难临头,出路何在?》,《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8. 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9. 列宁:《论粮食税》(新政策的意义及其条件),《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30. 列宁:《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委员会的任务》,《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31. 斯大林:《论列宁主义的基础》《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32. 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斯大林文集(1934-1952)》,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3. 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4. 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5. 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6. 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7.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8.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9. 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0.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1.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2. 邓小平:《一靠理论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3.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4. 江泽民:《江泽民主席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分组讨论会上发言》,《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9月8日

    45.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6.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47. 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8. 胡锦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年版。

    49.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

    50. 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5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四、 学时分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时分配

    章次

    内 容

    时数(学时)

    绪论

    绪论

    4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8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6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8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6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6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6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4

    合计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