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
欢迎访问 今天是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集团首页

学习园地

News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学习园地 > 正文

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的文化基因

System2016-09-27

来源:《红旗文稿》2016/18

作者: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政党信仰的火种、精神的谱系、制胜的密码,是其前进的根本动力。在近一个世纪的砥砺前行中,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靠的就是以文化为核心的精神力量支撑。从文化的视角,我们更能读懂“中国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又为什么能”这一世纪之问的答案。

1.理论先行的科学思维。

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从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来看,20世纪之初的中国,各种思潮此起彼伏,我们党从一开始就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奋斗目标。这与当时很多党派思想上飘忽不定、行动上松垮散漫形成了鲜明对比。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自己,充分展现了我们党“不走固步自封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的理论自信、价值观自信。

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我们党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从一开始被动地接受共产国际指导,到遵义会议我们党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解决面对的问题,理论上的自觉、实践上的丰富,逐渐带来思想上的成熟。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闸门由此开启。从以苏俄为“师”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到建国初期10年的艰辛探索,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也必定生生不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不断丰富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进入新时期,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准确把握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与“势”,在继承与开创、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中解决中国问题、激发中国活力、展现中国魅力,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写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融会贯通的旗帜上,不断提升民族发展新高度、构造治国理政新布局、开创全球治理新格局、拓展人类空间新含义。在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擎天大柱中,形成了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为追求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创了执政党治理、国家治理、全球治理的综合治理格局,为人类提供了“社会制度的中国方案”,使党的理论创新达到了新高度、新境界。

2.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

斯大林曾经将共产党比喻成特殊材料制成的人,这种“特殊材料”就是共产党所凝固的理想信念。如果说世界上有哪个政党经受的磨难最多,那么,中国共产党无疑是一个。建党之初,我们党就面临着被扼杀在摇篮里的危险。中国共产党的非凡之处在于,面对困难,愈挫愈奋,始终保持一颗进取之心,因而才有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些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誓言。正是源于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确立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彻底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这种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还表现在我们党在深刻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做到改革不停步,开放不止步。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带领这个国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短短数年间中国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令世界赞叹的“中国奇迹”。然而,我们党并没有从成功中寻求慰藉,也没有躺在功劳簿上,更没有回避今天的困难和问题,而是在新的起点上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进一步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破除利益固化藩篱,清除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深入。这种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为我们党和国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更为深沉而持久的力量。

3.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

95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黑暗中拨云见日并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之所以能在中华民族苦难深重的危急关头不辱使命、攻坚克难,成长为一个拥有8800多万党员的坚强执政党,就在于我们党从诞生之初就具有追求公平正义的政治基因。

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鲜明特质,又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上向善的力量。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早在1842年,马克思就基于理性思考提出“追求公平正义”的哲学思想,他认为:这种哲学思想冲破了固定不变的、令人难解的体系的外壳,以世界公民的姿态出现在世界上。马克思提出的“剩余价值论”,既是对人剥削人的资本主义社会无情的批判,更是对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社会的时代呐喊。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衣钵的继承者,中国共产党自成立的那一天起,就自然而然地把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价值观紧紧结合在一起,不仅赢得以中华崛起、民族复兴为理想的知识分子的高度认同,也获得许多渴望和平安宁生活的底层民众的衷心拥护。

今天,改革与发展的伟大实践不仅使我们解决了世界上最多人口国家的生存问题,而且更有力地维护了民族尊严、国家安全。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发展更有质量,治理更有水平,人民更有获得感,这本身就是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人民在新的条件下实现更高层次的公平正义的重大贡献,也是对中华民族在人类发展的时代潮流和国际环境中赢得公平正义的伟大担当。

4.人民为本的执政理念。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如果从更宏大的历史背景来看,中国近代各种政治势力先后登场,然而其掀起的一次次救亡图存运动均以失败告终,根本原因在于一开始就脱离人民,其根之不厚,必将难以行远。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与西方政党有着根本的不同。在西方政党制度里,两党制也好,多党制也罢,最终都是以选举中对人民的美好承诺开场,而一旦执政,又随即与人民疏远,这是因为,资产阶级政党代表的是少数人的利益,所以其标榜的“人民性”也具有虚假、空洞、难以实现等典型特征。从95年的历史中,我们也更清晰地看出,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能打破阶层界限,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等各方面优秀人才吸引过来、凝聚起来,这使得中国共产党是世界政党中真正将党性与人民性高度统一的政党,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私利。

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人民为本的宗旨,同时又善于从人民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两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成为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独特文化基因。我们党带领人民开启了治国理政的新征程,国家由人民来治理,在执政党与人民的互动中,达到高效协同、有机统一,本身就充满着强大的真理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发展目标上的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改革红利的进一步释放必将惠泽广大民众;全面依法治国,是共产党人对人民普遍向往的公平正义的坚守;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政治生态观的转变,提振的是党群干群关系,赢得的是人心向背。人民为本的执政理念深深融入执政党的血脉,成为我们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强大基因,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展现出更加壮美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