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17日电
题:北京残奥会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写在北京2008年残奥会闭幕之际
记者邹声文、顾瑞珍、周英峰、赖臻
9月17日晚,“鸟巢”上空熊熊燃烧了11天的圣火渐渐熄灭,北京2008年残奥会圆满闭幕。
成功、精彩、激动人心、永远难忘……闭幕之际,人们纷纷把美好的词语赋予北京残奥会。那么,这届特殊的体育盛会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自强、拼搏、超越——残奥会展现的精神力量,永远激励人们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
一项项赛会纪录被刷新,一个个顽强的身影在拼搏……北京残奥会上,来自147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残疾人运动员,用自己的泪水和欢笑谱写了一曲曲自强不息、顽强拼搏、超越自我的生命壮歌。
在所有参赛的运动员中,身高只有1.34米的艾琳·波波维奇非常显眼。这位美国泳坛明星在北京残奥会上连夺4金,被人们誉为“女菲尔普斯”。
“我就是要努力超越自己。”脖子上挂着金牌,艾琳·波波维奇兴奋地说:“生活中有欢笑也有泪水,现在一切都值了。”
尽管在女子50米蝶泳S7级的比赛中没能延续摘金的势头,但这位经历12次大手术、战胜无数常人难以想像困难的姑娘并不觉得失落:“残奥会上的任何一枚奖牌都是莫大的荣誉。”那份从容和淡定,让人肃然起敬。
残奥会上,每一枚奖牌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每一名残疾人运动员的经历,都是一段传奇。
北京“水立方”里,杜剑平单手在泳池中犁开漂亮的水线,用自己的独臂擎起了中国代表团在北京残奥会上的第一枚金牌。在上届雅典残奥会上,他创造了勇夺3金3银的奇迹。
杜剑平出生5个月后就患了小儿麻痹症,全身瘫痪。住院26天后,医生无奈地对杜剑平的母亲说:“再生一个吧,这孩子养着没好处。”
但在母爱的支持下,杜剑平最终站了起来,虽手脚不便,却对游泳情有独钟。他在失去一条胳膊后练习游泳,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在水中保持平衡。此外,手在入水时还会打到浮标,经常伤痕累累。但他没有放弃。
“只要克服困难,就会取得成功。”站在领奖台上,杜剑平的笑容那么灿烂、那么自信。
更多的残疾人运动员没有拿到奖牌,但他们都同样让人感受了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
六次参加残奥会乒乓球比赛的广西老将张小玲在F8级比赛中不敌瑞典对手,失去了决赛资格,未能续写每次出马都夺两金的辉煌。当记者问她:“以后还会继续打球吗?”她的回答平静而坚定:“肯定会的。即使不参加比赛,我也不会放弃乒乓球。”
正当人生花季,还是小姑娘的张小玲因故截掉了一条腿。面对突然降临的灾难,她在日记中写道:“那是一段黑暗的日子,但我不能接受命运如此的安排。”在随后24年的运动生涯中,她用坏了13个假肢,也践行了一个强者的誓言!
“从我呱呱坠地的那天起,就没有右小臂,但我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残疾人。”尽管先天残疾,德国人海科·克勒格尔同样不肯向命运低头。
“从8岁起,我便开始和其他人一样学习驾驶帆船,并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了人生的前进方向。”这位42岁的2.4米级帆船运动员最终向世人证明,残疾人和健全人其实没有什么不同。
残疾,仅仅是身体有缺陷,但人生可以同样地完美,生命可以同样地蓬勃热烈。
北京残奥会缓缓拉开帷幕,在全世界的目光下,11岁的北川女孩李月在轮椅上活泼自如地舒展着自己的舞姿,一段“永不停跳的舞步”让无数人潸然泪下。
这位在汶川特大地震中永远失去左腿的女孩坚信,灾难可以摧毁肢体,但摧毁不了生命的意志。只要梦想还在,追求梦想的脚步就永远不会停止!
残奥会留下的精神财富让无数人感慨不已。“残奥会就好像我们的节日。”残疾姑娘陈敬说,“在残疾人运动员身上,我看到一样东西——我们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什么都可以做得到。”
“观看残奥会,我常会产生一种感悟和自惭形秽。”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秦凡这样反问自己:“想想看,我们健全人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有什么烦恼不能抛弃?有什么理由不更加努力?”
这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所说:“残疾人运动员的出色表现不仅超越了他们自身的体能,而且表现出战胜对手和困难、战胜生活中不公正遭遇的决心,是值得所有人学习的一课。”
关爱、融合、共享——残奥会上展现的浓厚人文关怀,让整个社会倍感温暖
“快看,‘鸟巢’在那边!”乘坐轮椅升降梯走出奥林匹克公园地铁站口,林女士和家人一起很快找到了这个久闻其名的建筑物。
林女士的家在南城,到“鸟巢”几乎要穿越大半个北京。“一路基本没什么障碍,公交、地铁上也都有人帮忙。”林女士说,现在轮椅能到很多地方,自己的生活也有了更多的空间。
经过多年建设,尤其是在残奥会的推动下,现在的北京正在努力变成一座“无障碍之城”:从街道到商场,从机场到酒店,从景点到场馆,从公交到地铁……无障碍设施随处可见,残疾人出行基本上可以畅通无阻。
据统计,北京目前运营的八条地铁线中配备了140部直升电梯和120部升降平台,保证轮椅残疾人通行的要求。由70辆轮椅可以直接进入车厢的出租车组成的温馨车队,16条残奥无障碍公交专线,2835辆低底盘无障碍大巴,都已经投入城市交通运行中。与此同时,全市5000多户残疾人家庭和1500多个住宅小区完成了无障碍改造,医院、商场、影剧院、政府等公共场所也都实现了无障碍,而长城、故宫、颐和园等名胜古迹,都是在注重保护文物的前提下,完成了无障碍改造。
残奥会开幕式上,一条名叫“幸运”的导盲犬引导着中国残奥会历史上首金得主平亚丽完成了火炬传递。作为盲人的“第二双眼睛”,导盲犬曾因为“身份问题”而在公共场所屡遭排斥。残奥会前,依据北京市专门出台的特殊政策,导盲犬不仅登上了残奥会的舞台,在日常生活中也正在被更多的人接纳。
中国残联理事长汤小泉将北京市在无障碍方面的努力形容为“突破性的”,认为“北京具备了接纳全市的、全国的乃至全世界的残疾人和老年人的能力和胸怀。”
北京只是全国各地无障碍建设的缩影。中国有关方面已经承诺,2010年之前将在全国范围内建成100个“无障碍城市”。
残奥会,使北京不仅成为一座“无障碍之城”,也成为一座“爱心之城”。残奥会期间,4.4万名赛会志愿者、550个城市志愿服务站点以及百万社会志愿者分布在城市各个角落,随时随地为残疾运动员和观众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
几天前,残奥会志愿者程纪勇从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回家,出了地铁后和许多健全人一起等出租车。这时,一辆空车驶过开始没有停,但在前面又停了下来,并请程纪勇上了车。
“后来那个司机告诉我,他本来要回家,不准备载客了,但看到我是残疾人,就专门停下来请我上车。这让人非常感动。”程纪勇说。
残奥会这个特殊的平台,无疑增强了健全人和残疾人之间的对话、沟通,为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创造了条件。正如有关专家所说,残奥会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到残疾人的能力和权利,认识到残疾人需要的不是“怜悯”,而是平等、尊重和真诚。
“残疾人不是每时每刻都希望得到帮助,残疾人和健全人的区别只在于健全人是无障碍的。比如,健全人用脚走路,残疾人用轮椅走路。”北京奥组委残奥会部部长张秋平说。在培训残奥会志愿者时,张秋平特别重视助残扶残意识和技巧的培训,告诉志愿者应该“时刻准备”帮助残疾人,而不要“主动”帮助,不要“过分热情”。
王晓瑭就是一名经过培训的残奥会志愿者。在目睹了许多残疾人活动、比赛场景后,他说:“残疾人和健全人其实是平等的,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他们视为弱者,在更多的时候,在内心世界里,他们才是真正的强者。”
王晓瑭在改变观念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一些习惯。“现在,我只会在残疾人的确需要时才出手相助,同轮椅上的人讲话也会尽量注意,避免产生居高临下的感觉。”
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保障系统也把更多的资源投放到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的身上,残疾人的生活越来越有保障。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还专门出台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医疗康复和残疾预防、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改善对残疾人服务、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优化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等作出具体部署。
即使是境外媒体,也感受到了残奥会带来的这种变化。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近日的一篇报道就说:由于中国政府的努力,8300万残疾人“已经从社会的边缘走到了生活的中心”。
“残奥会是一面镜子,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注度、接受度和认可度。”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副经理孙树菡说,北京残奥会本着“超越、融合、共享”的理念,成功拉近了残疾人与健全人的距离,促进健全人对残疾人的认识,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