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为展现、宣传老战士、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老劳模等“五老”参与新中国建设、改革历程中的先进事迹和“五老”自身的心灵感悟,根据bat365在线登录入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整体部署,4月29日至30日,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委派该院5名师生前往运城市芮城县开展“‘读懂中国’--与五老面对面”的活动。师生一行几经辗转来到芮城县西关老年公寓,见到了在此生活的学院退休教师杨一民教授,通过聆听杨老师关于自身曲折求学、不断进步的人生历程的讲述和师生对话,深入了解了杨老师20多年前带头参与和支持希望工程、多次无私资助员工的感人事迹,现场感受了杨老师身残志坚、坚持学习、老有所为的奋斗精神,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杨老师1951年生于芮城农民家庭,中学时代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学业中断。1969年他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方面都得到较大提高,1971年7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退役后当过代课教师,因政治可靠、事迹突出被推荐到山西农学院深造,毕业后又被选送到中共山西省委党校接受培训。1985年,杨老师来到山西经济管理学院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成了他毕生的事业。1989年底,团中央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了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完成学业的希望工程,起初影响很小、筹款缓慢。1992年,《人民日报》发表了邓小平同志为希望工程的亲笔题字,他两次派身边工作人员以老共产党员的名义为希望工程共捐款五千元的事迹被细心的希望工程工作人员推断出身份,消息在媒体披露后,引发了全国性的希望工程捐款热。山西作为革命老区和全国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贫困山区、贫困家庭的少年儿童失学和面临失学现象比较严重,极端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女童失学比较普遍,受全国性希望工程热影响,山西传媒也广为宣传,不断播放公益广告,号召全社会关注希望工程,伸出援手,捐资兴学。面对国家的召唤、社会的呼吁,杨老师联想到自己农村贫困家庭的出身、曲折的求学经历、共产党员的使命、思政课老师的责任,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决定为希望工程尽一点微薄之力。1994年1月,山西经济管理学院马列部全体13名教师以集体名义为希望工程捐款1000元(当年并不是一个小数字),这是杨老师征得部分教师同意后做出的决定(杨老师当时担任马列部主持工作的副主任,资金来自于受学校委托马列部和经科部联合创办的经管院唯一一届大学预科班收入)。除此之外,杨老师还以个人名义,为吕梁山区5名2年级女生每年每人捐助50元,四年共计1000元,帮助她们完成小学学业。当时杨老师身体开始发病,上下楼已经有点困难,还要独自抚养上小学的孩子,自己副教授的收入也不多,但他从未动摇自己的爱心,也从未后悔当年的行为,谈及这些举动,杨老师颇感欣慰。在山西经管院和bat365在线登录入口任教的20多年间,杨老师还借钱给数名老员工,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后来只有一名员工还钱,对于未还钱的几名员工,杨老师深表理解。对于自己多次捐资助学,杨老师认为是应尽责任,说自己从未想过要有怎样的目的,也未想过会有怎样的回报,只是觉得自己能做,也能承受,就去做了。对于详情和细节,杨老师不愿多谈,并一再叮嘱,不能夸张、不能美誉,坚持尊重事实,如实描述。
从1990年代起,杨老师深受肌萎缩侧索硬化病症之苦,身体运动机能不断弱化,2011年退休时已不能出门,再后来完全丧失行动能力,整日卧床。2016年4月杨老师回到老家入住芮城县西关老年公寓。回到家乡,和同样行动不便的老人们在一起,日常起居得到了护工的照顾,杨老师的心情逐渐平复,希望、欢乐和责任重新占据了他的生活。三年来,他坚持读书学习(杨老师阅读广泛,哲学、历史、时政、理论、随笔、传记都有涉猎,在访谈组出发前,专门嘱咐多给他带书籍以备学习),关心国家大事和国际局势演变,经常给公寓的老人们讲历史、哲学,深度分析时事新闻,对重大理论和时政问题进行深度思考。杨老师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他深受震撼,本打算从人类学的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挖掘,撰写学术文章,但由于抬臂困难而不得不放弃。杨老师后来把党组织关系转到公寓,受公寓党支部委托,先后三次在公寓上党课,并介绍2名公寓工作人员加入中国共产党。杨老师身体残疾,但心一只火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共产党人本色,在他身上有着持续、生动的体现。
此次的“‘读懂中国’——与‘五老’面对面”活动,同学们深受教育和启发,从杨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深刻领悟到作为新时代青年,肩负国家的嘱托、时代的重任。必须坚定理想信念,牢记责任使命,认真学习,早日成才,为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